当前位置:首页 >

社科院王晶:社会网络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重要支撑意义

时间:2021-04-29 17:43:23   来源:北国网

  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社会建设研究院主办的"互联网与养老:数字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围绕数字时代老年群体遇到的"数字鸿沟"展开热议,探讨包括抖音在内的各互联网平台,如何切实可行地让互联网助力养老、如何让老年人成为数字时代红利享受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晶表示,在步入老龄过程中,老年人自身健康日趋恶化,物理活动空间不断受限,影响到他们正常的社会交往活动,使他们逐步陷入"社会隔离"。同时,老年人身边亲友的陆续离世,加剧了自身"社会网络断裂"。而互联网及其带来的技术革新,为老年人创造了不受物理空间制约的社交新空间,可显著提升老年人身心健康水平,并对亲子关系有积极促进作用。

1619689429613939.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晶

  中国老年人网民规模正迅速扩大。抖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4月,抖音平台60岁以上的创作者,累计创作超过6亿条视频,累计获赞超过400亿次。对此,王晶表示,包括抖音在内的互联网平台,扩大了老年人生活共同体,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社会网络正效应。

  互联网构建了新型虚拟社会关系,扩大了老年人的外部社会网络,帮助他们重新获得社交机会,使老年人能通过网络获得必要的经济帮助、精神帮助及日常事务帮助。老年人的线上交往,可强化线下交往的关系网络,使他们与亲友的关系更加紧密、和谐。研究数据表明,相较于不上网的同龄人,上网老年人关系圈更加多样化,遇到困难时向朋友求助比例更高,更容易从朋友、同事、同学处寻得帮助。

  互联网不仅能增强老年人与外部社会的网络联系,也强化了家庭内部亲子联系。借助互联网,老人与子女建立了新型沟通渠道和亲情互动落脚点。王晶指出,互联网替代了面对面的沟通模式,为老年人重构了虚拟家庭空间,子女可为老年人远距离提供照料服务,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老年人对子女亲密感的期待,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重要支撑意义。

  超六成老年被访者认为,互联网让自己与子女的联络频率明显增加。通过交流学习如何上网看新闻、如何远程叫车、如何拍短视频等行为,子女向老年进行文化反哺,也相应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能力。数据显示,上网老年人幸福感更高,而慢性病患病比率更低。

  相较于与亲代共同居住的老年人,王晶认为空巢老人更需要将互联网作为与子女沟通联络的渠道。互联网强化了家庭内部亲子联系,也增强了空巢老人与外部社会网络的联系,是他们在晚年获得网络和工具性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

  上网老年人在日常生活需要帮助时,最多求助或者给他帮助的对象里是他的朋友,朋友包括他的同事、同学、熟人,他亲属之外的和他联系比较紧密的朋友,这是38.95%,不上网的老年人里给他响应的对象是他的亲戚,35.02%,上网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向朋友求助。

  情感慰藉也是一样,上网老年人获得情感慰藉比例是53.32%,不上网的老年人是35.47%。总体结构来看,上网老年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向朋友求助比例远高于不上网的老年人,不上网的老年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更多是通过传统的亲属关系渠道获得一些扶持和帮助。

  这两类老年人存在结构上的差异,网络社会更多强化了和朋友之间的关系。老年人通过网络媒介和朋友关系更加紧密,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的亲属关系的职能。总体来看,互联网使用对于老年人精神健康和生活满意度都有积极影响。互联网这种技术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

  其中空巢老年人,更需要互联网作为与子女沟通联络的渠道,维持其生活质量。互联网使用提高了空巢老年人对生活满意度,降低了孤独感,在亲子关系和家庭外部关系是两个不同的影响路径,互联网使用既强化了家庭内部亲子联系,也增强了老年人与外部社会网络联系,两类行为都可以降低老年人的孤独感,提高老年人幸福感。

  王晶指出,针对空巢老年人,互联网出现使得老年家庭与子女家庭在虚拟空间内重构了一种拟家庭空间模式,子女可以为老年人远距离购买家政,照料服务,这种技术替代了面对面的支持方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空巢老年人对子女亲密感的期待,提高了老年人的幸福感。同时虚拟的网络也打开了社交网络新的渠道,提升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


热点推荐